俄罗斯不用打了?俄乌局势迎来重大转变!乌克兰不想再打下去,80%受访民众都选择了停战

Connor 抹茶交易平台 2025-09-04 5 0

最新一轮乌克兰民意调查出炉,权威机构评级集团在8月底做了1600人的抽样,调查问得很直接:还打不打?不绕弯子,不玩文字游戏。结果直接把乌克兰国内的厌战情绪晒到了聚光灯下——80%受访者选择停战,59%支持妥协,只有两成左右想继续打到收回所有领土。

要知道,这个数据比前两年任何一次民调都要高,几乎是“社会共识”。如果说2022年刚开打时乌克兰人还有“保家卫国”的高昂士气,如今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未来的谨慎悲观。

俄罗斯不用打了?俄乌局势迎来重大转变!乌克兰不想再打下去,80%受访民众都选择了停战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民意大反转?很多人喜欢用“战争疲劳”四个字带过,但实际原因远比这复杂。三年下来,乌克兰到底付出了什么?几百万难民,城市废墟,GDP腰斩,年轻人不是死在前线,就是在边境排队想逃出去。

别忘了,8月底政府刚刚宣布解除18至22岁男性出境禁令,整个西部边境直接堵成停车场。你说这些人是为了“旅游”?显然不是。乌克兰社会的信心早已被战争和消耗侵蚀得七零八落——现在剩下的,是对和平的一种“刚需”,不再是简单的口号。

但停战真有那么容易吗?乌克兰民意虽然倾向于停战,实际的诉求却很现实:绝大多数人坚持,只有在欧洲和美国提供硬核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才愿意停火。这就是典型的“我想要,但我知道自己拿不到”。

谁都明白,单靠乌克兰自己,根本无法对抗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俄罗斯。三年战争下来,无人机、反击、外国装备都试过了,俄罗斯的底线没动,乌克兰的损失却是肉眼可见。等到西方援助一减速,乌克兰政府的动员能力、军队士气、社会秩序都开始松动。

说到这里,不能不提泽连斯基这两年的表现。他在美国喊“胜利计划”,在联合国要“全球支持”,每次都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盟友身上。但西方内部早就出现分歧,北约秘书长吕特的态度很典型——注意到了,但不能马上承诺。欧洲各国出钱出武器,但要让他们派兵直接参战?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谁都不愿意做这个“出头鸟”。哪怕给点维和部队的承诺,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。

美国就更有意思了。拜登政府嘴上说支持乌克兰,实际行动越来越谨慎。特朗普上台以后,更是把“快停战”挂在嘴边,政策方向开始摇摆。特朗普公开批评泽连斯基的乐观,认为战争结束还远着呢。谁都知道,美国真正关心的不是乌克兰的“胜利”,而是怎么把这场烂摊子收得体面点,不至于让俄罗斯彻底失控,更不想为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负责到底。

展开全文

俄罗斯不用打了?俄乌局势迎来重大转变!乌克兰不想再打下去,80%受访民众都选择了停战

普京这边倒是没变过。红线划得死死的: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,不能成为西方的前哨,俄罗斯的安全利益高于一切。哪怕俄军损失惨重,哪怕经济被制裁得喘不过气,普京也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。

俄罗斯“特别军事行动”的目标很明确,哪怕战场推进不快,也不会因为乌克兰的民意变化而收手。阿拉斯加峰会后,普京提出土地交换方案,要求乌克兰不入北约、解除制裁。泽连斯基一口回绝,乌克兰议会更是反应激烈。双方各自为战,谁也不肯退让。

有意思的是,真正推动俄乌和谈的,反倒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,而是美国。美俄在阿拉斯加搞了高规格双边峰会,美国空军还专门为普京办了欢迎仪式。很难说这背后不是美国“想快点结束这场战争”的信号。

道理很简单,乌克兰这场代理人战争打到现在,已经成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“消耗战”。美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给自己留一个体面的下台阶,不至于被俄罗斯拖下水;俄罗斯则试图通过僵持让西方厌倦,逼乌克兰妥协。

从技术角度看,乌克兰战场的天平早已倾斜。俄军虽说装备不算现代化,消耗大、兵员压力也不小,但整体上依然有数量和纵深优势。乌克兰靠西方援助的高精尖武器、无人机突袭,确实给俄罗斯制造了不少麻烦,毁了不少仓库和油厂,但这只是“战术层面的胜利”。战略层面,乌克兰没有改变大局的能力。俄罗斯8月的攻势还在推进,乌克兰则在动员、能源、补给等方面捉襟见肘。

更大的难题是,战争三年,乌克兰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。4100万人口,800万人流离失所,600多万人逃到国外。年轻人外流,劳动力断层,经济一地鸡毛。泽连斯基寄希望于“胜利计划”提升谈判筹码,实际上西方国家更担心激怒俄罗斯,宁愿拖着,也不愿意让俄乌冲突失控升级。北约出钱出武器,但直接参战?没人愿意。

舆论场上,有人说乌克兰“终于清醒”,其实这份清醒带着深深的无奈和被动。绝大多数人支持停火,但真正敢直接跟莫斯科谈判的只有两成,大部分人更愿意依靠美国、沙特、土耳其等第三方斡旋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仇恨和不信任已经深入骨髓,哪怕想要和平,也不敢面对现实的直接谈判。这种心态,说白了就是“仇恨和恐惧”交织下的选择。

俄罗斯不用打了?俄乌局势迎来重大转变!乌克兰不想再打下去,80%受访民众都选择了停战

再看俄罗斯,普京嘴上说“红线”,实际也知道战争拖下去对自己并不有利。经济制裁、国际孤立、军事消耗,俄罗斯不是没有压力。可只要西方不给出明确承诺,俄罗斯不会停手。北约要是敢把乌克兰拉进来,俄罗斯就继续打下去,哪怕代价再大,也要把乌克兰“打成缓冲区”。

现在最尴尬的是乌克兰政府。战争打到这个份上,泽连斯基一方面要对内稳定民心,对外喊话争取援助,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动员难、社会信心崩塌、经济崩盘等现实问题。18-22岁的男性被允许离境,表面上是政策松绑,实际上是人才流失加剧。年轻人不愿意再为这场无望的战争买单,用脚投票,成了乌克兰最真实的民意表达。

评论